
昨天,逸夫走秀社在华山艺术馆呈上了“非遗华裳,龙凤呈祥”的舞台表演,学生身着非遗元素服饰,以优雅姿态生动呈现传统之美。这是第十四届 “上海金秋十月·一画一器一作” 艺术季上的精彩一幕, 同期举办的“格物” 特展与 “致秋” 市集,搭建了传统与现代交融、艺术与生活对话的平台。
展览与松阳地域特色相结合
学生的非遗工作室作品
“格物” 特展以 “格物致知” 为脉络东润金融,在华山艺术馆一楼,一方面呈现丽水市松阳县文广旅体局打造的 “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” 文旅文创,融合松阳地域特色与传统文化;另一方面展出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七大特色工作室原创作品——秦伟包装工作室、3D 打印工作室、水墨画工作室、篆刻工作室、木艺工作室、数字交互创意工作室及综合材料工作室,展现校园艺术活力与多元风格。
展览现场
二楼展区的上海工艺美术学会带来67组(件)精品,通过画作与器物搭配,营造 “画中有器、器中有画” 的立体视觉感;龙凤祥非遗技艺工作室展出非遗与现代审美融合的服装、饰品,精美盘扣与旗袍尤为亮眼;另有数字交互技术与松阳非遗结合的AR互动项目,观众扫码即可体验虚拟与现实联动。
展览汇聚老艺术家、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及青年学生试笔之作,观众静心赏艺之余,还能享受打印服务——设计或摄影作品可转化为可穿戴、可携带作品,延伸个性与数字化魅力。
校园创作力量集中亮相“致秋” 市集:学校工作室的多元成果——椅子、帆布包、收纳袋、笔记本等文创,珐琅首饰、宠物用品等手作,兼具实用与设计感;还有校园专业呈现的西餐西点,精致小蛋糕、酥脆点心,颜值与口感俱佳。学生社团的特色创作令人惊喜:“循环饰界” 用环保材料制饰品,“逸方天地” 深耕传统工艺创新;另有学生个人投稿的宋锦发夹、齿轮艺术、版画折纸、毛毡手作等,尽显青年巧思。
同时,市集特别邀请独立品牌入驻,吴湖帆文创融合传统书画与现代设计,顿喜绣球展现非遗魅力,珍荟玩带来创意潮玩,中国邮政联名“浪浪山小妖怪” IP 产品趣味十足,汉未央呈现实传统汉服与国风文创,斑斓小院展现现代瓷器之美,丰富品类让观众一站式感受多元艺术。
正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沈蓝引用的巴金名言:“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”,学生的作品应看向更广阔的天地,让技能真正扎根产业、服务需求。
活动由上海工艺美术协会、华山艺术馆主办东润金融,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、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承办。
传金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